最近去电影院看了《流浪地球2》,我认为从设定的宏大,华丽的特效而言,这作品确实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不过,我一向更关注一个作品的剧情所传达的价值观。就剧情意义而言,只能说这部电影若能在2022年11月上映,那大概是足够应景。但若是在2023年的贺岁档上映,那就未免有些讽刺和黑色幽默了。

在分析科幻作品时,我们首先应当注意的一点是,科幻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它并不是物理教材,也不是物理论文。因此其中的设定必然包含某些错谬之处。例如,已知的所有天文研究都表明,太阳作为一颗主序星,它的剩余寿命以亿年计——考虑到太阳的剩余寿命甚至远远长于人类文明,因此,与其担心太阳何时变成红巨星,何时发生氦闪,往小了说,对一个人的寿命,还不如关心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何时攻克;往大了说,对于人类的命运,还不如关心人工智能引发失业和社会动荡,关心核战争是否可能爆发。

说了这么多,当然不是说科幻作品不能添加超出现实的设定——否则那就不是什么科幻作品,而是科学论文了。而是强调科幻作品中的任何设定必然要服务于作品的价值观。那么请问,《流浪地球2》究竟反映了什么价值观呢?很显然。它强调的是牺牲,是一个人的个体要为了避免人类灭绝的灾难而牺牲——即使牺牲的是50%人类的生命。

然而,据我们所能认知的范围内,也很难找出什么“只要通过牺牲50%人类,就可以避免另外50%人类牺牲”的例子。实际上,即使按照电影中的设定,牺牲50%的人类也是十分荒谬的。毕竟人类都通过重核聚变实现几乎无限的能源供给了,都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近乎0人工干预的快速建造了,有这套可扩展性几乎无限的工业系统,多建造一倍的避难所又有啥问题呢?

所以,我们再次强调电影《流浪地球2》的主旨是牺牲,只有牺牲,是个体为群体的无条件牺牲—因为它的一切剧情设定都是为了这种将人类视为如同蜂群或蚁群一般,为了所谓“群体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而设定的。至于说这种牺牲是否合理,是否真的存在什么场景,使得这种牺牲存在必要,就完全不是电影《流浪地球2》讨论的问题了—事实上,从2022年年底的防疫政策大转向,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者说,至少是如今这一问题的答案,已经十分明显了。

该电影中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情节令人深思(据说是原著没有导演添加的)。按照流浪地球2的设定,届时全球互联网有三个交换中心,分别位于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北京。我们先不去纠结于这地点背后鼓吹所谓“互联网主权”的意义。但是非常有趣的一点是,在行星发动机出于紧急原因需要提前启动时,全球互联网却处于中断状态。那么全球互联网是怎么中断的呢?我们注意到工程师恢复互联网的时候,只需要连接一些电缆,然后插入启动密钥就可以恢复网络连接了。那么很显然,整个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即使被洪水淹没,依然是基本正常工作的。因此互联网被切断的原因,大概能且只能是被人为切断的。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设施的防水性能是如此的好,可靠性是如此的高,那为什么要被人为切断呢?恐怕唯一的原因就是进行全球范围内的通信限制和言论管制吧?请问这套做法和昂山素季迫害缅甸的罗兴亚人搞的断电断网,又有什么区别呢?想来电影导演对于这种做法,也是相当支持的吧。

其实也无须多言,毕竟我们都知道这电影想说的是什么。那么就以一下两段简短的评论,作为我关于它剧情的最后评论吧:

太阳不会在100年内变成红巨星(以及300年内氦闪),就如同新冠病毒不可能被消灭。
人们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时最好的,并不需要你帮他们做决定(比如说什么禁止数字生命计划),就如同连人生几个孩子都要管的指令性计划生育政策终于引来了人口断崖。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